好野孩子生態小老師
上一次,我們介紹完了虎甲蟲的生態。而現在,我們要來看看虎甲蟲為何會被說是地表跑速最快的昆蟲,以及它為什麼「曾經」是地表最快的動物。
絕對速度與相對速度
在開始排行之前,首先要先了解兩種動物速度的測量方式:絕對速度與相對速度。
假設今天筆者和蟑螂要比跑步速度,由於兩位選手的體型大小差異太大(筆者跨一步就比蟑螂遠幾十倍,根本不用比啊),單純以「距離除以時間」得出的絕對速度是不準確且不公平的,所以要將蟑螂的體型放大到與筆者體型相當,所得出的相對速度才有意義。大概就會長這樣:

是說,蟑螂放大成這種大小,場上跑最快的應該是觀眾吧……
然而,「體型」其實是個相對模糊的概念,科學家無法準確知道蟑螂的哪項數值要放大幾倍才算跟筆者「體型相當」,因此有了另一個判斷標準:一秒內跑過自己體長的n倍距離。n的數值越大,代表同體型時跑的距離越長,也就代表跑得越快。
懂了嗎?那就可以開始比了
有了正確的計算方式,一切就變得明朗了:
筆者的n值在巔峰時期(大概是高三吧)差不多3.8;
全世界跑最快的人,同時也是奧運紀錄保持者—牙買加閃電波特,n值是5.7;
大眾通常認為跑速最快的動物—獵豹是16;
大家追得要死的蟑螂可以跑到50;
角眼沙蟹(Ocypode ceratophthalmus)可以飆出100;
而虎甲蟲中跑出最高紀錄的澳洲虎甲蟲(Australian tiger beetle),其n值是171!如果把澳洲虎甲蟲放大到人類大小,他將可以跑出時速1108公里的成績,差一點就可以突破音速了!

澳洲虎甲蟲,請想像一下牠以次音速狂奔時的樣貌 (圖片來源:Wikipedia)
這個數據不僅僅是讓虎甲蟲戴上「昆蟲最快」的王冠,同時也穩穩坐上了「地表跑速最快動物」的寶座……直到2014年。
王者殞落
2014年,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南加州螨(Paratarsotomus macropalpis,俗稱Southern california mite),其n值竟然高達322!將他放大到人類大小,時速可以達到2087公里,不只是突破音速,更是逼近許多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了!更驚人的是,南加州螨可以在這樣的速度下轉180度的髮夾彎,途中還毫不減速!這等恐怖的速度,就算是澳洲虎甲蟲也只能讓出王位。

南加州螨的樣貌,也請想像一下牠以1.7馬赫在地上跑的畫面 (圖片來源:National Geographic)
儘管失去了最速動物的王座,虎甲蟲依舊是相對速度最快的昆蟲,且依然用他迅捷的跑速追捕著他的獵物。下次遇到他們時,好好欣賞他們疾馳的英姿吧!
結語
各位看完文章後是否對絕對速度與相對速度有更多的認識呢?想認識更多生態知識的朋友們,敬請鎖定「好野孩子教室」,將會為您帶來更豐富的資訊喔!
好野孩子文章版權所有,抄襲或複製必究